2025深度观察西部分会场丨全域数字化转型西部观察
12月25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西部分会场成功举办。会上,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数字技术与应用研究部副主任范雨晓发表《全域数字化转型西部观察》主题报告,从宏观发展趋势、地方实践观察、未来趋势展望三个方面分享西部地区全域数字化转型的特点与未来方向。
在范雨晓看来,当前全球数字化进入分水岭时代,新型数字技术爆发频率加快、数字技术覆盖对象群体增加、数字技术应用场景范围扩大,全域数字化迈入国家战略阶段,“城市”这一最多元化的空间载体,将承载起更复杂多元的场景。在数字技术发展及国内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西部地区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动能。
她介绍到,西部地区城市拥有地广人稀,地形复杂多样,能源、生态资源丰富;城市起步缓,城市等级规模多样化,民族构成多元;经济发展潜力大,传统产业家底厚,城乡发展欠均衡等特征。
针对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西部地区发挥地理资源优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加快公共服务供给,关注民族边疆特色需求,打造安全韧性城市;建立城市共性基础,推进城市精细治理,加快城乡协同发展;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形成了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例如四川形成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式转型格局,贵州以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驱动,云南全域谋划、稳步建设数字云南,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全域数转的典型代表,走出了自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她认为,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于本地未来发展,更对国家整体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面向未来,西部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开展一些谋划和布局,一是面向全域布局方面,持续优化完善顶层布局,绘制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蓝图。二是面向本地生态培育方面,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东部地区和国外的先进数字企业,鼓励本地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投资和建设,本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三是提升区域协作方面,以“双城经济圈”为例去发展城市群联动场景,去布局数字化枢纽场景,去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字合作。四是优化应用场景,贴合西部地区产业特色的地理基础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等特色产业数字应用场景,公共服务供给数字化。针对先行城市,可超前探索数字城市治理新模式、新手段、新路径。